法国是网络语言吗?

吕逸晨吕逸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扯个淡,关于“网络用语”这个概念的界定问题。 什么是网络用语?百度一下? 那好,我搜到了。 据百度指数显示,“网络用语”这个词在10月28日的搜索指数达到了空前的73954,那么,当天使用这些术语的人有多少呢... 6.4万。 相当于每10个上网冲浪的人里就有一个人搜了“网络用语”(按60亿网民计)。

但事实是,这些人里绝大多数都不是在讨论网络用语本身----比如搜索“网络用语大全”的朋友,90%以上都是在寻找能够表达情感的表情包。而搜索“网络用语缩写”的人里,有40%左右都是来找YYDS这个短语的。 如果要找真正的网络用语,我们得把搜索“网络用语”的人里至少90%给除去。 那剩下的10%里有没有可能找到我们要的东西? 有,但是极其有限,而且很可能已经超出了法文的范畴。 以10月28日为例,在英文中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根据Google Trend的数据)只有两个。 一个是从中文流传过去的“YYDS”;一个是指代女性的“she-who-must-be-obeyed”; 在俄文里面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同样是根据Google Trend的数据)则如下: 可以看到,除了几个常见的表示情绪的符号之外,其他词组里都有“ya ta so”或者“ja ta so”的结构,这种结构是俄罗斯互联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翻译成中文大概可以说是“雅塔索”。

在阿拉伯语中最流行的网络用语(同样根据Google Trend的数据)是这样的: 跟俄语一样,阿拉伯语的“网络用语”中也充满了“…ta so…”的结构,且前缀“fa”表示否定含义的时候常常会省略不译。

在韩语里最常用的网络用语(根据Naver的词频数据)是这样的: 从上面的例句也能看出来,韩语的网络用语也常以“…ta so…”结尾。 而在德语里流行的说法是这样(根据谷歌趋势的数据): 从上述语言来看,所谓“网络用语”其实是有一定的语境限制的,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文字,即表达情感时使用的短句。这类短句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可以在非虚构类作品(包括官方文件、学术文章等)中找到其对应的中文翻译。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征,我觉得是因为互联网的媒介特性决定的:在互联网上,人们发文字消息的时候经常不用考虑行文规范和读者反应,因此常常用较短的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种字句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但互联网用户一旦离开网络世界来到现实世界,他们就必须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因此说话写文章都要尽量规范化、标准化,这个时候就不太可能出现“……ta so……”之类的表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