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Qs是什么?
经济学中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的真实性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例如,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机制”这一著名的假说就经过了无数实践的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样,经济学当中有许多常用的假设,其中最为经典且被广泛使用的便是“商品需求无约束”(Quantity Supplied is Restricted)。
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个时期内,一个经济体对某种商品(比如鸡蛋)的需求总量是一定的,不会随着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只要供给曲线一定,需求变动仅仅引起价格变动,而不影响总产出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demand shock并不会导致adverse supply shift。 这一假设非常重要,它使得经济学在研究需求方面变得非常容易。很多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只需要把商品需求曲线上移或者下移即可得出结论。当然这一假设在现实中是非常不可靠的,但是作为近似处理,它在很多情况下足够准确。
q=s就是指某商品的供给数量,它决定了商品市场价格和产量;
q'=d就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它决定商品的价格和产量。 q+q'= P*y 因为供给和需求同时作用,所以总产量等于需求量与供给量之和。 如果改变需求或者供给当中的任何一个变量,都要使另一个发生变化才能保持总产量的稳定性。 所以经济学中q代表的是某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动对另一种经济变量的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某国粮食年产量为10亿吨,需求量9亿吨,那么过剩的粮食为1亿吨,这1亿吨就是供给给市场的商品数量。如果突然发生自然灾害,使得该国明年粮食减产2亿吨,那么供给变为7亿吨,需求仍然是9亿吨,那么短缺的粮食数量就是2亿吨。这2亿吨就是要增加的生产力(或减少的产量)。 同理,如果某国人口每年自然增长率为1%,生育率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如1.3%,那么每年人口的增长量就等于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假如该国有14亿人,每年出生人数250万人,死亡180万,则人口一年增长70万,这是增长的产量(或者说减少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