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次移民最多的是?
中国,一次是黄河泛滥,两次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次就是建国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以及“文革”了 这些灾难使得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为了增加劳动力,中国政府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对重工业进行投资,同时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劳动者,因此就有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著名口号“向科学进军!”“深挖洞,广积粮”。
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原因,中东地区成为最混乱的地区之一,很多难民逃往欧洲和美国,这造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爆炸性增长,为后来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因为中国的巨大市场,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了封锁,并实施了产业转移。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所以这种迁移是政府行为,是通过行政命令实现的。如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全国各地的人民都投入到这项运动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还使得人口密集的地区更加密集了。
当然,这一段时间也不是说没有积极的作用,例如三线建设使一些重要基础行业得以建立和发展,为以后的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过总的说来,这是一次失败的人口迁移。 还有一次就是计划生育,虽然各地执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普遍都是控制计划生育的,除了少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从1970年代开始一直到2016年,计划生育几乎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生育政策的转变也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变化——从短缺经济到总量过剩、从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甚至过度供给。
据统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新出生人口1900多万,21世纪初每年新出生人口1500万左右,到2014年底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
正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在人口结构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龄(15至59岁)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70%以上,下降到2013年的不足66%;总人口中,30岁以下者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接近24%,下降到2013年的不到18%,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进,中国人口的快速上涨得到了遏制,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目前面临的婚姻挤压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南迁,一是西晋永嘉之乱,二是唐朝安史之乱,三是两宋之间靖康之乱。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靖康之后的南渡,中原士大夫集体南下,带来大量技术和人口,从此南北经济易位,江南成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这三次南迁都是北方汉人在南方开疆拓土,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北人和南人融合成了汉人,统一了华夏。
西晋末年,随着匈奴、羯、鲜卑、羌、氐等五胡入关内,不断与汉人竞争利益和资源,相互仇斥不断,互相残杀,内乱此起彼伏。
永嘉五年(311),匈奴攻入西晋国都洛阳,发生了历时二个月屠城事件,史称“永嘉之乱”。晋愍帝被俘,随后被毒杀,西晋灭亡。
北方的汉人为躲避战争灾难,从西晋到北魏,数以万计的北方华夏族群向南渡江。史书说:“西晋永嘉之祸,中州人士避乱,江左十五郡,其十有一郡,人户减半,吴、会、东官(今浙江一带),户不减半”。
东晋时,北方南下的人口达到 90 万,占到东晋全国人口的 1/6 强。
公元 755 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谋反,攻陷洛阳、潼关。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之久,造成中原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逃亡和死亡,北方出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景象。
与永嘉之难、靖康之难促使大分裂之后出现了短暂统一不同,安史之乱对政治的影响是分裂。此后唐朝分崩离析,五代十国混战不已。
但是和永嘉之难一样,安史之乱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统一,大批北人来到南方,带来新的文化基因和技术资本,使得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唐朝在江南修整水运能力,使得江淮流域与长安、洛阳交通畅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安史之乱导致大唐国力衰落,五代十国群雄纷争,黄河流域不断战火绵延,南方相对较为平静,故而北方的人口持续大量向南方迁移。南唐、吴越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促进了人口的繁衍增长,故而南方的人口持续增长。
如947年南唐与后周(北汉)相持于寿州、濠州等地时,从寿州至广陵长达300里的水路上,南唐征集民船载军用物资2万余艘,每艘至少有水手船工5人,合计也有10万人之多;加上岸上的民夫、兵卒,其征发之众也可达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