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商学院如何?
LBS的毕业生,MIM(硕士)一年制。 就读体验: 在入学之前,我曾在国内一所重点大学读完一个金融本科+一个经济本科,所以来到LBS,感觉像回到了母校,因为很多课都很“水”很容易拿高分,比如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等等……但是也有很多比较难的课程,比如策略沟通、组织行为学、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等…这些课程让我对“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如何有效进行团队建设与沟通”“如何做数据分析并得出有效结论”等方面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在这一年里,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有来自顶级名校如哈佛、斯坦福、牛津的本科,也有从沃顿、哥大这样的顶尖学校毕业的硕士,大家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但都有着对商业和学术同样热切的好奇心,以及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极大热情。大家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在课堂之外也相互学习和交流。 虽然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但我认为自己在LBS学到的知识以及培养的认知能力对我今后的人生非常重要。
除了学习以外,LBS所在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从校园走到国王十字地铁站只要10分钟,到牛津剑桥两个校园也很方便。
在周末或者假期,大家可以乘火车去伦敦市中心或者其他小村镇游玩。 我个人非常喜欢在英国生活和学习的感觉,因此在毕业后选择了留在英国工作。
伦敦商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国际企业管理协会,建立伦敦商学院最初的目的是满足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招聘需求,也满足企业对欧洲工商管理教育的需求。当时伦敦商学院的校址位于牛津街肯辛顿区莱斯特广场旁的一个破旧楼里。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伦敦商学院的高层就已经提出希望在伦敦市中心建立一所独立的商学院,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想法,因为当时大多数商科学生都在美国接受教育,而且当时英国并没有独立的商学院。在1964年,伦敦商学院的构想被提出,同年,伦敦商学院的章程在白金汉宫被签署,而签署人是当时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姐姐玛格丽特公主殿下。章程签署之后学校还收到了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给的私人贷款。
伦敦商学院于1965年正式开学,第一年只有44名学生。在伦敦商学院成立之初,英国人认为伦敦商学院是培养“外国佬”的学校,因此伦敦商学院的许多学生都来自国外,如来自南非、比利时、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学生。1969年,伦敦商学院搬到了高尔街并正式取名为LondonBusinessSchool(伦敦商学院)。随着学生的不断涌入,高尔街校区也逐渐被填满。到了1979年,伦敦商学院搬到了理查兹大楼。
理查兹大楼是伦敦商学院最为经典的校区。从1979年到2006年这27年里,伦敦商学院一直在理查兹大楼办公运营。理查兹大楼拥有50多年的历史,这栋楼的前身是皇家艺术学会。理查兹大楼虽然面积不大,只有4000平方米,但它拥有非常漂亮的图书馆、休息室和小教堂。在理查兹大楼时代,伦敦商学院开始了国际化教学研究和校园建设的步伐。在1978年,伦敦商学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斯商学院(RotmanSchoolofManagement)建立了姐妹学校。1986年,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和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加入该计划。1992年,伦敦商学院在美国加州成立了分校,也就是现在亚洲分校的前身。1996年,伦敦商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提供综合管理教育的商学院。
2002年,伦敦商学院开始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此后,伦敦商学院先后与新加坡政府和汇丰银行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在大中华地区进行商学院教育的扩展和延伸。2004年11月,汇丰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拨款1亿美金予香港大学,用以合办汇丰商学院。2005年8月,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批准,香港大学成立汇丰商学院。2005年9月,伦敦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香港大学成立的汇丰商学院共同宣布将成立“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并且在香港和北京分别开设EMBA课程,汇丰集团以1500万美元对“中心”给予10年的拨款,汇丰商学院正式开始运营。2006年,伦敦商学院搬到了位于Regent'sPark(摄政公园)南边的现在校区。新校区比老校区的面积扩大了6倍,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校园建设项目。在新校区时代,伦敦商学院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脚步越来越快。2008年2月2日,伦敦商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宣布合作新加坡EMBA课程,新加坡汇丰商学院正式开始运营。至此,伦敦商学院成为了第一所在世界大洲都设有分校且运营EMBA、MBA项目的学校。2008年金融危机后,伦敦商学院依旧能够维持稳定的财务和师资力量,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有全球化思维和模式的商学院。
2012年是伦敦商学院成立45周年,伦敦商学院在此时宣布了新的十年发展规划——Connect(连接世界),并在2012年重新设计了伦敦商学院的校徽。在伦敦商学院新的发展十年计划里,伦敦商学院将把更多教学重心投入到大中华地区和拉美等新兴市场上。在2012年,伦敦商学院重新翻修了历史悠久的理查兹大楼并更名为LSE-RichardsBuilding。LSE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的简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伦敦商学院仅隔一条马路,两校在2002年合并成立了FryazinaInstitute,在化学和工业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2013年10月,伦敦商学院在上海成立“上海中心”,用以加强伦敦商学院与大中华地区企业的合作。
随着伦敦商学院声誉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引进伦敦商学院的教育。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