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博士研究规划?
我按照时间顺序,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想法吧。 2019.5-2021.7 在北大做本科直博,前两年在元培学院学基础课,后一年在物理学院学专业课。 因为是本博连读,所以没有纠结过硕士和博士的问题,直接申请了直博(不过听说如果申请硕博连读的话,博士阶段的经费会比直博的充足一些)。因为元培学院是按博雅计划培养,所以并没有强制要求必修课程的成绩,但是需要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每个学期选3门左右。我的建议是多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因为以后想换专业是很麻烦的事情。
2019.8 确定导师 我是在暑假最后一周才确定的导师,虽然提前做了功课,也发了邮件,但导师们都没有回复,所以我还是按正常程序联系导师并参加他们的课题组。虽然最终确定了导师,但是其实整个过程中我对自己研究方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到开学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两个备选方向。
2019.9——2020.1 完成必修课程,初步接触科研 进入大三,需要修读的学科必修和专业必修很多,而且还要参加学校的数理竞赛或者实验室的开放性实验,因此这半学期非常忙碌。在这个阶段,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包括师资、资金、平台等,然后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科研想法,多去实验室参观,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且老师又愿意带自己的科研方向。
我在大二时参加了学校的数理竞,在大三时参与了老师的开放性实验项目,从而确定了现在的研究方向。这个方向是通过多看文献,多想问题,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慢慢确定的。除了多读文献外,可以和师兄师姐或导师多多沟通,让导师带你一起做课题,从实验中积累经验。
这个阶段可以多尝试,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今后想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我是在大一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纳米科学与技术这个领域的(我是北大的学生,在北大读研不需要考虑专业分流的问题),当时上李阳明的《纳米科学技术》这门必修课,从此开始阅读该领域的文献。在这之后,我陆续修读了杨金龙院士等老师开设的相关必修和选修课程,认识了许多该专业的师兄师姐,逐渐明确了这个研究领域。
2020.10 参加全国纳米科技大会并作口头报告 这个会议是在国庆期间举办的,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我选择了线上,因为可以观看大会录像,并且记录笔记。虽然没有到现场,但是现场的氛围还是很浓厚的,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身影。
2020.11——2021.7 准备面试,完成论文初稿 这一年的时间主要在修改论文和准备复试。论文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自己大三大四所做的实验,通过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要多向导师和师兄师姐请教,多浏览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