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H指数如何?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但题目本身可能有点问题,“H指数”不是“全球H指数”(虽然H指数有“全球意义”)。 “H指数”是1955年斯坦福大学教授霍金斯首次提出的,用来衡量科学家或学者著作的计量方法。其定义为一个科学家论文的被引用量与该科学家论文总数的比值。这个比率若大于1,说明该科学家的论文被人引用过;小于1,说明该科学家没有被引用的文章数量大于被引用的文章数量。
简单地说,如果一篇论文被引用了20次,而这篇论文是一篇只有两页长的短篇论文,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的“H指数”是10. 一般来说,人们更愿意把“H指数”定义为: 一个学者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与他(她)论文数之比。 如果一个学者的论文总数N被引频次总和为C,那么H=C/N。
举个例子。例如,张三写了一篇短一点的论文,发表论文7篇,合计总被引频次36次,则其H指数等于4.57。 而李四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论文,发表论文18篇,共计被引频次118次,则其H指数等于6.55。 也就是说,在论文数量相同的情况下,论文越短的,H指数越大;相反,论文篇幅越长,H指数反而越小。 但是,这里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即论文的“平均值H指数”。如果一篇论文被引用了两次,我们就说它的“H指数”是2;如果在同一期刊上发表的两篇内容相当的文章,每篇文章都被引用一次,我们就说它们的“H指数”都是1。
这样引入的概念比较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因为人们更容易接受“平均值”,而不是绝对数值。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值H指数”的介绍和计算。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H指数的“平均化处理”是一种退化的处理,它使得H指数丧失了作为“定量评价指标”的意义。这是因为: 如果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很多,但分布很散,有的大额,有的小额,那么它们加起来的“平均值H指数”可能非常接近于1,甚至达不到1。这时,我们只能说这些论文的“整体影响力”还不足1,不能说它们每个都有“接近于1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