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最早什么时候移民美国?

常谨修常谨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642年,一支华侨队伍到达波士顿沿海建立社区 当时,这些华工是随英国殖民者来到美国的,他们被雇佣来做开采银矿和冶炼等工作,由于华工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所以深受殖民者的欢迎。 在殖民地时期,许多中国人作为矿工、渔民和农民定居在美国。 1783年至1950年间,约5万中国工人前往旧金山修建铁路和建设加州的灌溉系统。 在19世纪中叶,有大量的广东人通过坐邮轮或“淘金热”的方式移居到北美,他们大部分是出海谋生的船民和码头苦力。

1848年是中国人移民美国的重要分水岭,这一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随后涌入了大量的淘金者,其中就有很多中国人; 同年,美国西部的萨克拉门托河出现洪灾,淹没了附近金矿的工地,致使很多人失去生命。当时正值美国西部内战前夕,劳动力紧缺,大量土地需要开垦。当地官员通过宣传册子和信件,大量招募华工来建设西部。

1852年的《纽约论坛报》记载了第一批华工的抵达: “大约200名亚洲人被一艘名叫‘艾米丽·戈登’号的运煤船带到费城。这些人是美国政府雇用的劳工,受命令开发加州的矿山和农场。据估计,有四分之一的人即将死亡,因为他们患上了热带疾病。 ” 这批华工共有205人,他们是作为“合同工人”被招募到的,工资以粮食形式发放。1849年到1852年间,约有2万多华人被招募到了美国西部。

1869年,第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铁路终于竣工,这大大促进了东西部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与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工人修筑铁路,政府承诺工程结束后,将给予每个人160英亩的土地(约65公顷),还免交三年税。又有一大批华工奔赴西部参加建设。 据统计,整个19世纪,大约有10万中国移民定居美国。 他们大多来自华南省份,说着汉语方言,携带的家谱和族谱中有着相同的祖先称谓。

师雨彤师雨彤优质答主

人类最早登上北美洲大陆是在1.5万年到2万年前,一群居住在西伯利亚的狩猎者为了追逐一些大型哺乳类动物穿过白令陆桥进入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极地区。5000年之后,这些移民后裔的人口已经扩散到美洲两极,成为这个新世界人类的祖先。但是,关于中国人最早是什么时候去到美洲大陆的,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中国最古老的航海远征发生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时代。据记载:大约是在公元前445年至444年间,齐桓公和大臣王驠派周得等人出航,航行了10年之后,到达一个地方,水中有大量芦苇,天空有彩虹,人们在那里生活了30年,生儿育女,人口繁衍后代,后来他们又想回齐国,历经3年才回到齐国,这时齐桓公已死,周得等人已认不出原来的家了。齐国的人称他们为“丈夫还”。

大约在四世纪(东晋)以前,中国人就从中国南部航行到达南洋诸岛屿。据史籍记载:大约在三世纪(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以前,马来半岛南部的爪哇岛已经有人种植水稻,而用刀耕火种方法种植水稻显然是来自中国南部。

大约从三世纪开始,中国人同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已经有了海上交通。五世纪前期,南朝的宋(420-479)派将领在马来半岛东南部建立“侨区”,管理当地华人的行政与司法事务。

侨区的建立,使中国同南洋群岛的海上交通贸易更加频繁。许多中国南方人移民到东南亚地区,其中有些继续向西航行。大约在这个时期,居住在印度次大陆次大陆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高棉人建立了一个小国,该国人口中混入了中国人后裔。高棉人于五世纪时向中国晋朝(317-420)派来了第一个使团。

晋朝派了以徐温为团长的使团到高棉。徐温在回国途中继续南行,大约在赤道南航行一个来月到达一个名为扶南的地方。据徐温的报告书记载:扶南出产的金、银、铜、铁等金属矿物,都是用中国南部流入太平洋的河流冲到海里。经过大洋环流搬运到扶南的沿岸地区的。从地理条件考虑,扶南只能是加里曼丹岛(也称为婆罗州)沿海地区。

在五世纪中叶到六世纪中叶之间,另一个小国盘盘在高棉以北的一个地区建立起来,并控制了这一地区的贸易。盘盘对高棉是宗主国,而高棉对扶南同样是宗主国。大约在五世纪末,盘盘派遣一批以杨良为团长的使团来中国南齐(479-503)。杨良后来留在中国。他的儿子杨(原文是单人旁加一个会,电脑不支持)在梁朝(502-557)曾出使日本。

从徐温所经过的高棉到扶南这段航程需要经过越南河,因此扶南也可以是越南的南岸。但是,从整个行程来看,扶南更可能是澳大利亚。从越南河口起向南航行近10000公里,大约需经两个月才能到达澳大利亚在赤道上的沿岸地区。

从五世纪中叶到七世纪下半叶,由中国(晋、宋、齐、梁、陈、北周、隋、唐初)与高棉、盘盘之间派遣使团是相互的。双方的使团都带有一些贡品和特产去交换对方的商品。在这种互相派遣使团的条件下,商船的航行更加频繁,在高棉和盘盘地区生活了多年的中国人不断增多,成为当地的主要商贾和工匠。盘盘同扶南(更可能是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海上交通贸易也逐步频繁。因此,从盘盘去扶南的人数也逐步增多。从整个行程来看,这段航线是先向东航行到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然后向南航行到加里曼丹西岸。从加里曼丹岛的马穆朱(Mamuju)以西的地区南行,越过“比通海峡”(位于加里曼丹岛与新几内亚岛之间),再向南航行进入印度洋南纬10度海域。这条航线的航程大约是1500公里,从盘盘起需要航行两个月后才能到达。

在中国与南洋群岛的海上交通贸易发展的同时,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也逐步发展。在东汉(25-221)和南朝宋、齐、梁三代,中国海船从马来半岛北岸起航,到印度半岛东岸的建志补罗(今建德普尔)和耶婆那(今维沙卡帕特南)之间航行时,有时会在班达群岛附近遇到飓风等恶劣天气,被迫向西航行到爪哇岛南岸或者阿尔弗雷德群岛之间的海区。从中国南朝时梁朝初期起,中国海船从马来半岛北岸启航,到印度半岛西海岸(古罗马的“金色海岸”)时,航行路线是从马六甲海峡南口经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航行的。

南朝齐、梁、陈三代,中国与南洋群岛和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贸易极为繁盛。据《南越志》记载:从建康(南京)到海外三十余国,每年都有遣使来朝贡或经商。梁、陈两朝派往海外的使臣有韦粲、褚芝、虞羲、李嵩等,派出的商船更多,著名的商人有陈氏等。

六世纪后期,南朝梁和陈被北朝隋所灭。隋朝在平定南方只用了数年,随即对南洋和印度扩大了贸易派遣商船去海外,还接待了这些国家派来的使团。隋朝同林邑(今越南南部)、大秦(东罗马)、天竺(印度)、高丽、百济、新罗(均在朝鲜半岛)以及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的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等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在隋朝和相邻的一些国家(南朝的林邑和倭国已正式并入隋朝的行政区划)之间,每年进行贸易的商品数额极为庞大。据记载:当时仅大秦每年输入中国的物品就有四千驮(一驼是二三百斤),从中国输出的大批香料和其他物品,由波斯湾经叙利亚和地中海沿岸,转运到罗马欧洲各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