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大学博士有差距吗?

从梓晨从梓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排名方面,国内有42所双一流(985)高校,国外有四大名校(剑桥/牛津/斯坦福/哈佛),还有UCLA、伯克利等名校,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其中,中国前30名与英国的前30名大学基本相当,所以如果读博回国后想在就业上占优势,选择中国双一流高校可能更合适一些;

但如果打算出国深造,或者对学术能力要求更高一些,那么选择英国的大学就能获得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师资。 如果不是以上两类人,那就无所谓了,因为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主要还是看专业。

2、费用方面,一般国内的博士学费都是8000元/年,而英国则是10000英镑左右,虽然英镑贬值,但对留学生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生活费上,国内的北上广等大城市每月2000元左右,中小城市则能省下不少开支,而英国的生活费就要贵很多了,伦敦地区至少每年35000英镑,其他城市也要20000英镑左右。至于住宿、交通和其他费用,两者都差不多。

总之,在国内读博要比在英国省出近100万元,而在英国读博则要比在国内多花近百万元。考虑到英国硕士通常只需一年时间就能拿到学位,在成本上看似乎比国内硕士还要划算些。 但英国硕士毕业之后不能直接申请博士,必须先找一份工作,而国内硕士则可以直接申请。

3、教学方式上,英国的硕士和博士大多数都是研究型,以论文为主要考核标准;而中国则更多的是授课型,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授课型和硏究型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具体要看选择学校的课程设置。

漆雨琪漆雨琪优质答主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我们还面临着差距和挑战。博士生教育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标志,在国家创新战略中发挥着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博士生教育必须以超常规的速度和质量发展。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与导师群体的知识结构、治学理念有很大关系,中英导师在博士生指导中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博士生导师以“单导型”为主,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主要围绕学位论文的撰写,学生研究的问题通常就是导师的问题,导师的学术偏好在学生选题中得以体现。

博士生导师在研究方向上具有高度的专业化,但这种博士生培养模式容易使得博士生的思维方式较为固定,不易产生跨学科的思想交锋;而英国导师主要以“双导型”或“多导型”为主,在双导师制度中,导师通常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二者可能来自不同机构甚至不同国家,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也往往不同。

多位导师在研究问题和思维方式上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指导, 为学生创新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更加专业和更为广泛的智囊支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