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博士前两年学什么? 我读的MFE,数学基础课和物理系差不多,都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这四门基础课。后面还有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包含矩阵论)、偏微分方程、动态规划、随机控制等选修课。 除了MFE,其他三个项目的PhD math track基本一样,都是学这几门课——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包含矩阵论、泛函分析、凸优化)、偏微分方程、动态规划以及随机控制。
当然,每个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以哥大为例,除了一般的Math track外,如果学统计的人多,就会学很多统计的课程;如果学金融的人多,就会学很多数金的课程。所以具体学些什么,取决于你跟的导师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方向并且舍得投钱给你。 如果学金融数学,那学习进程就相对轻松一些了——因为大部分学校都提供了充足的quantitative finance的教员,只要认真学了,考试都能过。不过如果打算申master,可能就要好好想想了——因为大多数学校的MF track是跟着PhD一起上课的,PhD课程很难拿高分,即便拿了高分也很难申请到很好的master。
另外,有的项目会把数理金融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master项目招生,比如宾大的MPHIL in Quantitative Finance,这个项目不要求quant的背景,但要求很强的calculus、线性代数、概率的基础。
赞同 7808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14 6:40:31 一、学习数学基本的方法和思想,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硕士生第一学年的最主要任务。对于刚刚走出本科的应届生来说,尤其是数学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
比如对于概率论或微分方程专业来说,实分析和偏微分方程,基本是必修课程。这两门课程对于没有扎实数学基础的新生来说都是很挑战的课程,尤其是在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美国普林斯顿和伯克利读ph.d的同学,学校对于硕士生的要求极高,会教授很深入并且接近理论的内容。第一年通常要求学生修五门课程,而且为了能尽快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学生还会额外选修一到两门喜欢的课程。通常课程都是不固定的,如果教授在学期末确定下学期会继续进行之前的工作,学生就可以继续修学。很多研究走在世界前沿的教授,都会在教学中传授自己最精尖的理论。能够学到这些精髓,无疑对每一位留学生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一年课程学习过后,第二年通常可以继续选修一些固定或者非固定的课程。有些同学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从而跟随某一位在该领域有极强竞争力的导师,开始参与研究。虽然离写毕业论文还有一段距离,但这种研一研二的顺利过渡非常宝贵,并且如果研究一切进行得顺利且达到要求,硕士生的第二年就可以成为博士生。
三、成为博士生以后,可以向学校的数学学院申请科研助教的职位,并且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开始讲授大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如果能够获得该职位,每年除了学费减免,还能得到一万美元到一万二的工资。这份工作能够对日后申请大学教职起到很大帮助,并且通过教授这些课程,可以对大学教学有初步了解,提前为日后教职申请做准备。
赞同 30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5 11: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