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剑桥哪个学院?

韦彤澎韦彤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徐志摩没有真正意义上上过英国的大学,他在英国只有一年零一个半月,而且这段时间他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四处游逛(注意这不是瞎逛!)+追求罗莎琳德·布鲁克。” ——《徐志摩传》 张晓芒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 P36

徐志摩于1928年11月17日到1935年1月3日住在Merton College。

这张照片是他刚去英国的时候,和好友赵玉振的合影。摄于1928年11月16日。

下面这张是徐志摩被选为文学院院士时,摄影记者为他拍摄的照片,照片下方有注明“S.Y.(Wen) - Merton Nov. 16th, 1928”(注:Wen是指徐志摩的英文名John Vincent) 所以根据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徐志摩自己写的传记来看,徐志摩应该是在1928年11月15日至1929年1月24/25日期间住Merton College。 (顺便提一句,他的校友威廉姆斯夫人曾经把他的房间让给陆小曼居住,这间宿舍现在的名称仍然叫威廉姆斯-陆宿舍,简称“Williamson”) 根据许地山的回忆文章《记徐志摩》(1936年2月5日《宇宙风》), 徐志摩到欧洲后,起初住在巴黎,后来才到伦敦,而他在巴黎仅仅住了三个礼拜。

因为当时他在欧洲的签证是限期的,所以不能多呆。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欧游散记·法国之行》),他是先赴德国,再取道奥匈到意大利,最后经过瑞士来到法国的。那么他从德国来到瑞士的时候应该是1928年12月中旬。

从1928年12月中旬到1929年1月底,按道理来说他应该在巴黎或者瑞士。但他却声称自己在1928年底就回到了剑桥大学。

《徐志摩全集》第九卷第834页: “我回到牛津的时候,已是十二月初了......我回到牛津时,我仿佛又变作了一个学生,而我回来得正好来得及,可以进去注册,复始新生……但这一季的牛津对我有了不同的意义。” ——原注:此段话首见于郑振铎1934年1月1日在上海出版的《新建设》月刊上发表的文章《纪念徐志摩》 第二段: “他(指徐志摩—引者)是那样一个热烈地热爱着生活的年轻人,他那时才刚从印度回来不久;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却忽然地要离开他所热爱的世界,逃到了欧洲来。他在信里说,‘我好像受了一堆恶梦的魇住了似的,我想不起是什么东西逼使我走这条路的’。”

田尚力田尚力优质答主

徐志摩在英国最有名气的两所大学之一——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当特别生。特别生与正式生的最大区别是无需参加剑桥大学组织的任何考试,只需在导师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导师布置的指定阅读书目,并就这些书目写出读书心得,由导师评定成绩。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图书馆藏书之丰和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很有影响,徐志摩后来为母校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积极出谋划策,也跟他在这儿当特别生时的待遇有关。特别生和正式生在课业上完全一样,包括听讲座和参加“非正式学院”的活动。

徐志摩在剑桥的“非正式学院”活动中收益很大,他经常去其他系的“非正式学院”学习。1922年5月,他去听一个意大利文学专家的讲座,结果迷上了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和歌剧《纳布科》,还到伦敦专程观赏这两出歌剧,回来在致梁启超的信中大谈歌剧的感受。

在剑桥,徐志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而节奏悠然,除上课外,他经常和朋友泛舟剑河上,然后到一家乡村旅店去尝一尝当地特色的牛奶酪和鸡蛋酒;他们到乡村湖山遨游,或骑马,或驾车,或徒步行走,尽情享乐自然美景;他们有时也在花园草坪上聊天到深夜,享受着夏夜的温柔;他们更经常在一起开茶话会,大家围坐在壁炉四周聊天,享受着友爱的温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