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学院到大学?

鲁顺超鲁顺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学院有个传统,就是每届的系主任都会让最优秀的老师给本科生上一门叫《大学》的课。 在这门课上,学生可以听到对大学最本质的解释:“大学者,有大人之学也”——(宋)张载《大学》章句;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慎独守静,曰仁勇——(明)王阳明《大学》篇; “大学非有大楼之谓,有为先生之所为耳”——中华书局点校本《大学》(朱熹);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民国)蒋中正《大学·中庸》讲演; 在这些论述里,大学被描述成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原则…… 而很少有关于大学的物理形态和学术体系的描写。 我很庆幸我所在的学院有这样的课程——虽然它的教学大纲已经陈旧而不合时宜,但是每次上完这节课,我都对自己是一个‘大学生’这个身份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最好的大学状态应该是这样: 每天起来去上自己喜欢的课,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思想的碰撞,下课后去食堂吃个饭,中午看个电影或睡个觉,到了晚上约小伙伴去操场散个步,或者到图书馆借几本书回宿舍看看… 这似乎才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大学生活。 但是这样的大学生活到底适不适合未来社会的需求呢?我想问问上过大学的所有人,你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得到的学历、拿到的证书,有多少是你将来在工作中能用得上的? 你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有用,只有当你用到它的时候才有定论——而大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培养人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啊! 这个过程是让人受益终身的。 那如何从学院到大学? 也许我们应该问: 如何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个人才的转变? 因为不管怎么说,本科阶段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某一个技能的提升。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应该是一个让你成为人才的地方,而非只是教你如何谋生。 可是现在各种媒体宣扬的都是成功人士的故事,都在说上大学无用,其实这是很有误的。 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毕竟,无论怎么样,我们最终都是要投身于社会的,而社会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从学院到大学,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隆佳凌隆佳凌优质答主

大学中的“大学”即为博学之义,在大学中学生不再需要跟随任何教师,而是要自行的阅读书本典籍,研究事物的根源。

而学院则有别于大学,学院是一个训练场所,学生需要在此处学习某种事物,从对事物的陌生到认识再到熟悉最后能应付实际工作。比方说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就是训练教师,当学生研究生毕业后便可在普通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医学院校,医学高等院校毕业后可在医院就职。还有一点,学院中的学生需要在学院里跟随某位大师级的教师学习,大师教授学生如何思考与判断。

综上所述,学院与大学的区别十分明显,学院是一个类似于职业高中的地方。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某种技术,而大学则更加强调博学,学生拥有更加大的自主性,在大学中学生更能在博学的基础上精于某一方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