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英国留学哪年?

红冰杰红冰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说是1972年(网上很多版本,这个确定) 他是1936年出生的,如果1972年是他出国的时间的话,那么当时他才刚刚40岁(虽然看着很年轻但是确实也不年轻了),正是一个科学家创造力最为旺盛的时候。他要是这个时候出去做博后,绝对会是当时最牛逼的博后之一(当然现在也是了)。

以他的水平,要是留在科研界,绝对是可以再做出一番事业的。但是为什么他在40岁的年纪选择了当医生呢? 我看了一些他当年出国留学的资料,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在1972年时,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批林批孔”的运动,而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刘道玉为了响应这种运动,居然让北大的学生们大讨论要不要重新评价爱因斯坦的贡献!(要知道在当时能上北大的人那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啊!) 刘道玉让北大的学生来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信号,说明学校里已经开始允许人们自由地讨论关于哲学、政治之类的问题了。(因为以前的北大是绝对不允许这类讨论出现的) 而当时钟爱的《现代物理》杂志正好刊登了一篇文章叫作《爱因斯坦论宗教》,这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靶子呀! 所以当时北大大批的学生和教师纷纷写文章谈自己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其中就有一个人署名「谢晓晖」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爱因斯坦的神话与现实》。

我仔细找了找,发现在这篇论文里面,谢晓晖既批判了爱因斯坦是不爱国的(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巴勒斯坦)又批评了把爱因斯坦神化的人。而且文中还多次提到了爱因斯坦晚年反战的态度,这在当时那种到处吹捧爱因斯坦的氛围中显得相当特立独行。 这篇文章的末尾写道:「我想,爱迪生的电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都不是上帝发给他们的专利证书。人类要征服自然,必须依靠自己的智力,这种智力的发展,只能靠受教育才能实现。教育才是永远的真理」

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一个拥有顶级智商的神童(钟院士从小就是神童哦),在一个需要争对立场的时候,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医生而不是继续留在科研领域,难道还不明白吗? 他不是不爱科研也不是不聪明,他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为国效力而已。 以钟院士现在的地位,要做什么科研不能是什么难事吧,如果他真的想,肯定可以回到科研领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留在了医学领域。 也许就像他说的 可能钟老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继续留在科研领域了吧,不过能做出这么多造福人类的贡献也挺好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